臭氧长期暴露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本文转自:东方网
东方网通讯员孙国根、采访人员刘轶琳6月14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研究员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课题组合作 , 带领博士后牛越 , 博士研究生周宇畅 , 在一项历时9年 , 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 涵盖约10万成年人的全国性队列研究中发现 , 臭氧长期暴露可引起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 相关研究论文6月14日发表在《柳叶刀·星球健康》 (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上(影响因子19.2) 。
臭氧长期暴露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研究示意图:基于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发现 , 臭氧长期暴露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
阚海东介绍 , 据“全球疾病负担”项目估计 , 2019年全球约有40万例死亡可归因于大气臭氧污染 。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证据 , 目前的臭氧疾病负担评估只考虑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死亡 , 而忽略了其他常见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 因此臭氧的疾病负担很有可能被低估了 。
为了填补中低收入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 两个团队开展了这项全国性队列研究 。 研究期间 , 研究对象的臭氧暖季暴露水平为每立方上升89.7微克 , 比世界卫生组织的臭氧暖季标准限值(每立方上升60.0微克 )高出近50% 。
课题组研究发现 , 臭氧长期暴露与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和中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 臭氧暖季浓度每增加每立方上升10微克 , 这些死亡风险分别升高9.3%、18.4%和6.3% 。 此外 , 课题组研究发现臭氧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安全”阈值 。 也就是说 , 即使臭氧暖季浓度仅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限值 , 也可引起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 。 两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 , 与65岁以下人群相比 , 长期暴露于臭氧对65岁以上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更大 , 提示老年人可能是大气臭氧污染的脆弱人群 。
据悉 , 目前 , 中国尚未制定臭氧暖季标准限值 。 该研究是我国首个探索臭氧长期暴露对死亡影响的全国性队列研究 , 研究结果将会为未来我国修制订臭氧空气质量标准提供重要的本土证据 。
【臭氧长期暴露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阚海东建议 , 随着夏天来到 , 臭氧浓度越来越高 。 居民应随时关注空气质量预报 , 在臭氧高污染时 , 尽量避免室外长时间活动 , 减少大气臭氧污染带来的健康损害 , 尤其是老年人 , 更应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

    推荐阅读